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dingdianzww.com,dewbaby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行李扛到车上,叫一同的老外看得目瞪口呆。前几日吃饭时,他就问我是哪里人,因我不太会使筷子,所以举箸间姿态明显还不如他。chinese!他们笑笑,显然并不相信。也许他们心目中的东方女子,应该是温婉莞尔的单薄和羞涩。

    这一天到达萨迦。

    萨枷很美也很古朴。建筑上通常粉着红白或其他颜色的条纹。在路边的小饭馆吃了饭,还喝了青稞酒,应了之前的话,最后没有选择只剩下了各类炒饭。开店的是对藏族小夫妻,聊天,店堂里一如大多数藏人的房间,暗,灯光昏黄。

    一路上,经过寺庙,扶着木柄,我总要把经纶从头转到最后一个,喇嘛笑,我笑,唵嘛呢叭咪吽,天大地大。

    继续翻山,嘉错拉山顶。经幡在风中翻飞,特别美,有被洗净的感觉,忘记了上海那些琐细的事务,忘记了积郁已久关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。海拔5220米,很多人开始恶心,头疼,frank捧着氧气瓶连车都不下。有藏人的牦牛队经过,领头的牛上系着铃,清脆。藏族的男子唱着豪放的歌,佩银质的腰刀。各自休息。冲我们笑,以笑回映,递给我酥油茶,不忌讳,大口喝。送我他所执的藏刀,镶着绿松石和红珊瑚,看得出手工的细致,锋利,握柄已被磨的圆润。喜欢但是送回,告诉他,无法带上飞机,留在安检处我是实在不舍得。合影,然后道别,前往拉孜。

    路边,看到一块碑,赶紧喊停车。那个兴奋啊,拖frank来看:318国道,拉孜热萨—上海人民广场,5000公里地界。

    在拉孜往上海打了电话,离开这里后,只有海事卫星电话,150元/分钟。除了樟木,拉孜是我们西行所见的最后一个现代化的镇子,有经过规划的马路、路灯和水泥房屋。沿途的乞丐多了起来,我们一下车就拥上来喊着:hello money,hello pen。一毛钱的角币一厚沓,散发,见众人心满意足的表情散去。美国男孩取出一大把圆珠笔,那些孩子自觉的排成长队领。看了,心中说不清楚什么滋味。

    补充了装备,早早休息,明日要去珠峰。

    在定日醒来的早晨,只见银白的被大雪覆盖的四野。屋子里没有暖气,温水传到这里早已是冰凉。洗澡是不行的了,勉强抹了脸。这里的炸鸡非常好吃,用高压锅炸出来的雪域鸡,餐费中国人比老外的收费便宜了一半,还好还好,她很相信我是中国人。

    穿上羽绒服,和同屋的女子去看雪。她来自washington。d。c,和所有的老美一样有shopping的欲望。住所外有当地的孩子来兜售海螺的化石。几千万年前,这里是汪洋大海,当沧海变桑田,海枯石烂。心明,气净。明白了很多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,生命是有限的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我的,你的,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能自己过,谁也担负不了谁,能找到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开心的,主流或者非主流都没有绝对的好坏。

    汽车载我们翻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口,茫茫的路上,望不见人烟,没有所谓的路,常常从乱石的干枯河床上过去,摇起车窗,水花溅上玻璃。同时出发的车,到现在只剩下了2辆,前后呼应着。白雪覆山,冷,即使在车内仍感受到了寒意。frank的高原反应仍然没好,一路这样睡过来,也算是坚强了。tony说,雨季来会更美,满山都是绿的,河床里流淌着清澈的水。可是那样就见不到珠峰了,因为水气和云。看来真的有得必然有失,一切自然造化都是公平的。

    在边境等过关。同行的人除了frank都持护照,很快通过了,苦受高原反映折磨的frank拖着氧气瓶拿着身份证被别人盘问的半天,总算也过关。

    雪大,车开的慢。不知道多久终于到达绒布寺。饿,下车活动。见到格桑,惊叹。16岁的藏族女子,美,纯净如水又有藏人不羁的自然。兄妹两人经营着这小小的旅店,定日和珠峰间这是唯一的接待站。有啤酒卖也有康师傅的碗面,贵些,但知道都是空运过来,已经不容易。帮着烧柴,火花映红格桑的脸,深邃的大眼睛忽闪忽闪,她没有走出过定日,她的名字和相片却被带到世界各地。搂着她拍照,被她的气质折服。

    旅店很简陋,但有绘着藏式狗蹄的木桌和铁皮火炉,格桑的哥哥在氤氲的水气后替我们煮着水,坐在藏式的蒲团上等上面。已经可以看到珠峰,峰顶水气被日照后经风吹开,如拖着辫子,远望冰川悬垂,一派圣洁。千万年来女神珠穆朗玛守护着这里,有生命最初的美丽和澄净。

    歇过,继续上路。

    车行至大本营,见到比我们早几日到达的各国登山家,驻扎着五花八门的帐篷,还有送给养的牦牛群。有点冷,翻出帽子手套带上。有一段小丘需要自己攀登。手脚并用,没有几步,已经不行。头疼,耳朵如撕裂般钻心痛,坐在石块上不能动。frank见状,挪揄道你总算也尝到高原反应的苦了,看你以后还嘴硬。呵呵,是啊,5400米,我过不去了。tony扶着我爬上去,依然见五彩的经幡和玛尼堆,此时成了敬礼。

    取出五星红旗,迎风展开,居然凝噎。在山坳和一路同行的队友拍合影,星条旗、枫叶旗,五星红旗,还有没有带国旗的澳大利亚友人。我是中国人。i am a chinese!想起朋友的话,在中国我是上海人,申奥成功只是北京的事情。但是一旦脱离了地域的范畴,我是中国人,这是一句多么骄傲的话啊。

    回绒布寺,frank的头疼和昏睡居然都好了,但是我们的行程也去了大半。小心的折起这面上过珠峰的国旗。夜里,听的见风在外面呼呼的响,屋子里烤着火,被子很厚很重,压得有点喘。早饭后和格桑道别,想来后会无期。

    由聂拉木去樟木,道路险峻,古木参天,车行云雾中。途中穿越几道瀑布,水冲在车顶上,让我们又惊有怕。盘山而建的樟木镇,藏、汉、尼混居。集市上买了不少尼泊尔出产的铜盘,描绘的非常细致,大抵都是孔雀的造型。还买了一件尼泊尔的衬衣,竖直的条纹,宽措如袍子,用一粒木制的扣子在领口系住。框算还要去日喀则,来不及去加德满都,甚是遗憾。

    回程的途中,见到许多风化的古堡,和frank下车去拍了些景。有凄然的心境,记起曾读过席慕荣的楼兰新娘,天不长地不久,这才是永恒。发现一汪泉眼,捧着喝了不少又装在瓶中路上喝。和朋友们开玩笑:holy water,引的不少人前去装水。

    驶过牧区的时候,看到有孩子们赤身在河中洗澡,我们彼此看看身上的羽绒服,让司机停车。车门一开,居然所有的人都奔跑过来,浩浩荡荡,气势有点让我害怕。近前,伸出小手,hello money。大笑,找出角票给他们。

    一日,到达我们最后的一站——日喀则。上海支援西藏的对口城市。

    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宾馆住下,9楼,水泵抽不上水,就着细流洗澡,看见皮肤不停地冒泡。照镜子,黑了,多了份坚定在神色里。

    在宾馆吃的晚餐,发现菜单上有上海的鸡毛菜,心中欢。叫了2盆,和frank尽数吃完。吃了拉萨鱼,味道做的很好,想来厨师一定是汉人,藏人奉鱼为圣,是不杀生的。

    倒在舒软的床上,如散了架的骨,frank送明天的早餐券来,说姿态简直似海蛰皮。

    日程定的很松,去看扎什伦布寺,后藏格鲁派最大的寺庙。见了全世界最大的镀金强巴像,等楼的时候还拉了木椽上悬吊的铜铃,一阵清脆。

    时值4月,日喀则柳绿桃红探出墙外,石板的小路,收拾的干净院子如同江南。藏区到处都是狗,而且不怕人,广场上眯着眼打瞌睡,走到它跟前,才有气无力的抬眼乜你一下。

    傍晚时分,在集市上逛,买了3个一模一样的刻着六字箴言的戒指,套在中指上,在黄昏却紫外线仍然强烈的街上端详着它们,tony拿着相机拍下了我那个瞬间的心事。晚饭桌上,frank举着啤酒用英语拿我和老外开玩笑:look there。she very eager to marry。 really? no,he lie。扬起手,泛着陈旧的银色的戒指的确很刺眼,but may i lie?

    回程拉萨。走的是新路,10多个小时就可以到。人变的沉默起来,也许是因为要离开了,感觉刚刚接近西藏,我们却要走了。路况不错,难得一见的平坦。见到放牧的女孩,5、6岁的摸样,却赶了数百只羊。抱着她拍照,翻出所有的零钱给她。藏獒在远处警惕的看着,不敢去拍它。天色变,恐要落雨,继续赶路。

    行过几里,天色已明朗起来,藏区的天气多变,我们此行没有遇到什么危险,算是福气。有小小的村落,典型的藏人建筑,拿马粪牛粪等抹在围墙上,既可以保暖,晒干后又是肥料。老外拍个不停,以为新鲜。有挑担的村民走出来,见到我们,倏的一声,仍下柴火就跑的没影,躲在墙边偷偷的看我们。取了矿水火腿肠等搁在地上,他也不过来。和朋友相视笑笑继续赶路。后视镜里看到他小心的走出来,捡起我们送他的礼物。

    出日喀则不久,可以看到路边的围墙都有大字,书写着感谢上海**区,感谢上海**企业,看得我们心中温暖。路过一处学校,司机说给车加水,我们顺便四处的看。一个教室里错落的坐着各年纪的学生,手上的铅笔短了不能再短,书上的印记写擦擦了写,有淡淡的下凹的痕迹。见到光突突的旗杆,我们拿出国旗,栓上绳子往上升。这本是一个很无意识的动作,这面跟我们上过珠峰的国旗,在这样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让我们如此激动,可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回到我们各自的生活里后,它将被存放在哪里,不如留它在更需要的地方。哪里想到的是,在一个老师的带领下,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集合到了操场上,齐齐敬礼。弄的我们在那里好生尴尬。同行的老外也纷纷除下帽子,参加了这一小小的仪式。一路上,由于文化等差异,我们不能完全融合的气氛在这一刻叫他们对中国起敬。我的心中很慢,说不清楚具体的原由。这一西藏行,途中见到的老外多于汉人,其间的感受也是真切的,许多人援藏滞留在城市里,许多老外同样来了,却融合到了民间。有时候觉得这是我们的一种脆弱和悲哀。

    古老的传说里:女神有三个孩子,老大是长江,老二是黄河,老三是雅鲁藏布江。飞驰的车窗外是清澈圣洁的雅鲁藏布江。我看到通向灵魂的大门。

    回到拉萨,多的是这些日子的感受,我重新审视着这座高原上的城市。告别了一些朋友,在成都告别另一些朋友,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,我们又向一些人告别。已经不记得美国男孩的名字,但是记得他在机场用结巴中文说,我在底特律,你要来。

    没有来西藏以前,西藏是一个梦想,那么从西藏回来,它仍然是一个梦想,但我们却永远没有机会再去实现它了。

    一年间,周遭变化。男友走了,爱上了其他女子。好友终于承认他是个gay。工作几经波折。

    2002年4月,我在上海郊区某栋房子的4楼,靠窗晒的到太阳的格子里,替人打杂,谋生度日。

    带着某种信仰,为着某种理想,渐渐明白,生活着不容易,只不过很便宜。

    是的,这一年如流水。如果我们不能变成鸟儿飞翔,我选择乘着飞机上天。

    人间四月天。

    2002。4。14    附录:

    :) 中国公民去西藏不需要办理边境证,护照远比身份证好用

    :) 英语比汉语管用很多,即使是在拉萨,很多bar和餐厅的服务生都听不懂汉语的。大多数地方餐厅的菜单也是全英语的。尤其到了牧区,手脚都比汉语明白。

    :) 任何人去珠峰、阿里、普兰(中尼边界)或樟木镇(中尼边界)需要边境证,去札达(土林)还需要提前办理文化考察证。上珠峰第二大本营需要西藏旅游局所批的特别证件,拉萨可以办理,1-2天时间。

    :) 上述证件最好能够在当地办好,若等到拉萨再办,只有选择花一笔钱或选择跟团去上述地区。

    :) 有老外同去西藏,必须办边境证,一般不安排自由活动;想去上述边境地区必须和旅行社联系组团去。

    :) 可以到拉萨临时组团,团中若有老外时必须有导游,导游问题可以与旅行社商议由团员代替。

    :) 旱季去,路途比较安全。雨季多塌方,但是满山都绿了,河床里有纯净的水流淌,很美。8月还有雪顿节的晒佛。

    :) 除非只有少于7天的时间去西藏,否则,不建议乘飞机去。乘飞机的话,高原反应的适应期很长,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很多,一旦调整不好,很容易生病。越是强壮的人,高原反应可能更厉害些,反而是一些女子因肺活量小,症状几乎没有。不能感冒,很容易引发肺气肿。

    :) 基本上不收硬币,全部用纸币结算

    去西藏应携带物品:

    衣: 羽绒服、羊毛衫、拖鞋、合脚的登山鞋、登珠峰需要帽子手套、随时可以仍掉的长外套(女士可以避免如厕的尴尬)。

    食: 方便面、饼干、罐头。不嫌重的话可以买些黄瓜带去,紫外线丰富不会坏,藏区蔬菜很贵。

    药: 红景天、高原安 (抗高原反应,一般到西藏35天才能没事,最好在去西藏之前一周就开始服用。高原反应如发烧,头疼,恶心,浮肿。)

    阿司匹林(每人一瓶,见过几乎所有的老外都只相信这个)

    感冒药(不限量,但很重要)

    胃药(根据情况)

    可溶维生素片(不限量,以2片/天/人为好,比金施尔康有效)

    黄连素(少许)创可贴等外伤药(少许,根据个人情况)

    其他:睡袋、手电、雨衣、手纸、纸巾、偏正光太阳镜(防雪盲的最好)、防晒霜(spf40)、洗浴用品、胶卷 (我比较过柯达和富士,个人认为户外景柯达200的效果还不如富士100)

    购物:

    宝石,按克卖,最好别买摊上的,假的多,但是店铺里的非常贵,一根短链子,4、5刻指甲盖大的松石就要200左右,但是做工真的非常精致。红珊瑚和天竺也是当地的高原特产。天竺上眼越多越贵,一般三眼四眼的就要50,九眼最尊贵。唐卡价格不详。

    绿松石:硬度与玻璃差不多,不规则松石能在玻璃上划动,留不下划痕。蓝色的年份比较新,绿色的年份较陈。比鸽子蛋略大的约20元,含绳链。

    蜜腊: 可以用火烧一烧,烧不坏且有松香味的应该更真一些,比鸽子蛋略大的约40元,含绳。

    藏刀: 他们自己配在身上的更好一些,和藏人商量,他们一般都会卖。女子的腰饰也是。

    碗:  铜镂花的、绿松石的。20-40元一个,绿松石的很漂亮,不过不会是真的。

    尼泊尔出产的铜盘非常漂亮,八廓街卖的比日喀则便宜2/3,小盘如鼠标垫般大15元。

    银饰: 30块钱能买一堆,当然不怎么精致的。不镶宝石的手镯10元一个,镶嵌宝石的15-30不等,也有更贵的,但是的确漂亮。箴言的戒指日喀则买5元一个。挂件一般30元。经幡布幔10-20一幅。小的经纶20左右。在上海看到藏饰店里出售的,真是大大的赚了。瞅得我心痒寻思着谋坏呢。

    面具: 骨制或者银制。大小也不一。骨制的便宜,100元不到就可以买一个。但是银制的最便宜也要700,忍很久,我终还是没有买:(

    藏毯: 小如坐垫的几百,大的则要几万。纯手工编制。很费时。漂亮与否,仁者见仁。

    毛皮: 小羊羔的35元/张。不过硝的都不如国外的好。不知遇到潮湿的上海天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打火石:非常有意思,如原始人的打石取火,做的如小钱包,最便宜的也要100元。

    化石: 海螺等化石在珠峰下会有孩子兜售。

    衣饰: 尼泊尔的衣服很别致,衬衣一般150,棉麻质。平时上街也可以穿。我在上海华亭路见过有贩售,价格嘛,嘿嘿,总不会便宜。

    :) 起码照一半砍价,总体上日喀则和樟木镇卖得比八廓街便宜。见过有卖人皮鼓(摸上去感觉寒颤),骨盘般大小,600左右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